EN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AI大讲堂】低功耗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原理晶体管赋能未来(2025.4.21)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1日 08时53分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1日下午15:00

报告地点:人工智能学院801会议室

报告题目:低功耗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原理晶体管赋能未来

报告人简介:陈杰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自然基金委项目和多个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新型信息材料、新原理光电器件及仿生光电芯片等方面。近5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Nanotech., Sci. Adv., Nat. Commun.,Adv. Mater.和EDTM等知名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研究论文,并多次担任Nature系列和Adv. Mater.等期刊的审稿人。研究成果被Nature和Nat. Mater.等期刊正面评价引用,多次被评价为“first prototype”。新原理器件研究荣获香港电子器件协会电子器件与固态电路会议最佳论文奖。仿生视觉芯片研究荣获Chip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署名第1)。曾受邀在香港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ACCESS)等做会议报告。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项,美国专利授权1项。担任广东省材料学会理事以及Chip、The Innovation和FlexMat等期刊的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随着智能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传感器数量急剧增加,功耗也随之指数式增长。为了降低智能物联网的功耗,亟需后摩尔时代新原理晶体管。物联网前端,软硬件协同优化。通过仿生昆虫的光响应,制备了具有感算融合能力的光电晶体管,可以高效感知和处理动态视觉信息。光电晶体管阵列模拟了昆虫复眼的运动处理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还能同步输出时空信息,从而在轻量级网络架构中实现了运动轨迹的准确感知。在物联网后端,基于外尔半导体制备了兼具低功耗和高性能特性的拓扑晶体管。器件的开态,表现出拓扑态和低损耗传输特性,具有极高的电导;关态,展现出传统绝缘体的特性,电导很低。通过利用栅压来调节拓扑特性,在室温下实现了具有多个非易失状态的谷晶体管。在仿生神经形态应用中,具有高识别率和极低读出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