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学生学科竞赛热情,深化专业理解,拓展学术视野,人工智能学院于11月7日14时,在圆顶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第三届AI杯“人工智能+”创新赛决赛。本届大赛旨在以赛促学,推动学生积极投身专业实践,探索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本次决赛得到学院高度重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维薇,学院副院长陈枫,教师代表吴鹏程、刘桢杞、何晨、赵行、舒雷,以及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孙一博、汪易玲出席活动,比赛由团委学生会负责人申雨晨主持。

(团委学生会申雨晨主持)
赛事由人工智能学院第七届团委学生会多部门协同承办,保障决赛有序开展。
赛前,学院陈枫副院长为比赛致辞。他代表学院对评委、参赛队伍及筹备师生表示感谢,并指出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激发创新、锤炼实践的重要平台。他鼓励各参赛队伍珍惜机会,秉持良好竞赛风貌,在比拼中展现专业水平、实现自我成长,并预祝决赛圆满成功。

(学院副院长陈枫致辞)
随后,辅导员孙一博详细解读决赛规则,明确竞赛要求,引导选手严格遵守规则,确保赛事公平公正推进。

(学院辅导员孙一博讲解比赛规则)
决赛按照抽签顺序开展项目路演,每个项目包含6分钟自述环节与2分钟答辩环节,综合考察项目创新性、可行性与选手表达能力。


(项目路演)
比赛要求兼具专业性和表现力,最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评委平均分(去除最高分与最低分)和在场学生观众线上投票。全部项目路演结束后,现场学生有序参与线上投票,每人可投3票,自主评选心仪项目。

(答辩环节)
成绩统计期间,吴鹏程老师对参赛项目进行专业点评,肯定各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创新价值与发展前景,同时为选手提供针对性指导,表达对学生未来创新实践的期待。

(学院吴鹏程老师点评)
此外,所有出席领导与教师均结合自身专业,为选手提供交流建议。
活动最后,张维薇书记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认可各参赛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指出选手们成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了“+”的突破;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极开展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交流,拓宽知识边界;做到看、学、思全面融合,纵深发展。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维薇总结讲话)
本次决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4项。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西小喵”——AI时代数智化校园平台
清源智探
二等奖
TactiGraph——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 CS:GO 动态战术预测与最优落位系统
智芯领航—新型感存算一体化仿生视觉芯片
基于视-嗅觉的灵巧手定位抓取算法及部署
光言——AI听语障人士视听说眼镜
三等奖
AgriGuard——AI大模型驱动的农业病虫害智能诊疗生态系统
晶影析瑕——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的晶圆缺陷检测系统
AI+芯片验证策略
Ret-HBGNet
菌香解码器:发酵风味AI追踪方案
AI反向匹配天然药物来源
优秀奖
AI+量子计算教育助手
气候调控
智随心旅
大脑负责想象,AI负责实现

(一等奖颁奖)

(二等奖颁奖)

(三等奖颁奖)

(优秀奖颁奖)
第三届AI杯“人工智能+”创新赛的成功举办,为学生搭建了专业实践与创新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热情,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供稿:学科部
供图:冯斌洋
初审:汪易玲
复审:孙一博
终审:张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