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AI风采 | “科技赋能乡村·多元服务惠民”
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活动实录(二)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5日 17时10分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当科技之光洒向乡村田野,当人文情怀温暖岁月记忆,人工智能学院暑期 “三下乡” 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7 月 4 日 - 5 日,实践团穿梭于荣昌区的街道村落,在昌元街道、广顺街道开展极速“智”造无人机与拼装小车实践活动,点燃青少年对科技的热情;同时,老照片修复活动在广顺街道温情上演,让泛黄的老照片重新焕发生机。随后,实践团又奔赴直升镇,持续传递科技与人文的温度。

7 月 4 日,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在荣昌区昌元街道与广顺街道继续开展 “极速制造” 无人机与拼装小车实践活动,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参与,以科技实践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

IMG_256

IMG_256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合影)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讲解)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实践团成员和小朋友进行无人机操控)


与此同时,特色活动组的老照片修复活动也在广顺街道温暖启幕。这条街道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当实践团成员踏入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区域,便被老人们热情的目光包围。一位爷爷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沓黑白照片,声音里满是感慨:“这些都是好久以前的照片了,有这样的机会太不容易了。” 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指尖轻抚照片上模糊的影像,分享着照片背后的珍贵故事,现场氛围温馨而感人。

待实践团成员将修复如新的照片交还,老人们颤抖着双手接过,望着照片上清晰如初的画面,他们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岁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老照片修复现场)


7 月 5 日,怀着这份对时光记忆的珍视与传承的热情,实践团全体成员赴荣昌区直升镇荣升社区、万宝村、燕儿村、黄坭村、道观村入户走访,继续用镜头与技艺续写温暖篇章。

(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民)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以"科技赋能乡村·多元服务惠民"为口号,将科技实践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从荣昌区的街道到乡村,人工智能学院 “三下乡” 实践团步履不停,用科技点亮未来,以温情对话过去。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怀揣热忱,以更多元的服务扎根乡土,让科技与人文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全体成员合照)

供稿:团委学生会

供图:团委学生会

初审:汪易玲

复审:孙一博

终审:王惠娟